返回

從“教自家娃”到創辦中文學校——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

同乐中文
10月 22, 2025
活動與新聞

她不是教育科班出身,也不是職業老師,只是一個希望孩子學好中文的媽媽2016年,碧濤老師在西雅圖創立了【同樂中文】,只為讓孩子們在海外,也能快樂地學中文、懂文化。 

最近,她受邀參加《100種生活》的訪談,聊了關於教育、家庭與堅持的故事。 

🎓 從家庭課堂到中文學校 

從教“自家娃”開始,到創辦學校、研發教材、培養教師, 她在海外摸索出一條屬於中文教育者的“新路”。 

碧濤老師10年實踐的體悟: 
“孩子真正的中文能力,不是靠死記硬背, 而是從理解文化開始。” 

📚 訪談亮點分享 

在節目中,碧濤老師談到了她的教育理念與實踐: 

✨ 為什麼西雅圖的華人社區需要新的中文教育方式 
✨ 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,找到教育的初心 
✨ 怎樣用故事、圖像與文化激發孩子的語言興趣 
海外中文老師與家長如何一起守護“文化根 

這不僅是一場關於教育的對話,更是一份對文化傳承與家庭教育的真誠思考。 

💬碧濤老師說: 
“教中文,其實是教孩子看世界。不只是語言的學習,更是教孩子理解世界的另一種方式。” 
“在海外的環境中,中文課常常不只是語文課。它承載著家庭文化的記憶,也塑造著孩子的文化認同。” 

🌱 教育的初心 
這期節目,對我們同樂團隊來說意義非凡。因為它講述的,正是我們的起點——一個媽媽、一堂中文課、一份十年的堅持。 

❤️ 致敬每一位同行的家長與老師 
這不僅是碧濤老師的故事,也是每一位在海外努力傳承中文的家長與老師的寫照。 
感謝《100種生活》的邀請與製作, 也感謝一路支持同樂的家長與教師們。因為有你們,這份文化的種子,正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。 

📺 點擊觀看完整訪談視頻: 
👉 《100種生活》:同樂創辦人碧濤老師訪談

推薦閱讀
文以载道:“悟”
        自明吾心即是“悟”。         历代已经有很多大德的精辟论述,我们简要摘录以图共学:         沩山灵佑禅师曰:“今人一念顿了自心,名之为悟。”         马祖道一禅师云:“不了时是迷,了时是悟。”         圭峰宗密把悟和禅结合起来:“一切众生本觉真性,亦名佛性,亦名心地,悟之名慧,修之名定,定慧通称禅那。”         明朝禅宗大德憨山大师:“若一念妄想顿歇,彻见自心,本来圆满,光明广大,清净本然,了无一物,名之曰悟。”         万鹿园结合儒家格物修持谈悟:“圣贤功夫,莫先格物,格物者,格吾心之物也,扫荡一切,独观吾心,格之又格,愈研愈精。到得顿悟本来则彻底明净,不为一切情景所转,如镜照形,镜无留形。”         岭南明儒卢冠岩先生对悟作了精辟的论述:“悟非意见想象,此心生机也。生机发动,则有自然之觉,唯澄心凝虑,生机潜通,是自然有的。……然后无思无不通。”         神秀和慧能的两首诗分别描述了悟前渐修和悟后的状态:         渐修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         悟后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佛性本清静,何处惹尘埃。”         最后,想说一下悟是一种真实状态的体证,而非语言的论述。禅宗之前的大德僧肇在《肇论疏》中云:“见解名悟,闻解名信。信解非真,悟发信谢,理数自然,如果熟自零。”
同乐中文 7月 11, 2025
TongLeChine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