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见宝藏老师 | 放弃高管职位,她用“手电筒”照亮孩子的中文学习之路

是什么让一个高科技公司的前大区经理,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,选择投身于中文教育?同乐【遇见宝藏老师】系列,本期我们对话华德福学校前老师,现同乐中文老师艺昕。听她讲述如何用爱和信念,点亮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热情。
从MBA高管到全职老师,她因何结缘中文教育?
艺昕老师曾是高科技公司的资深高管,拥有MBA学历,但她内心深处对教育的热爱从未熄灭。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后,她更深切地体会到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。
“我之前都在用远光灯管理生活,现在我想用手电筒。”艺昕老师这样形容自己的人生转变。大女儿读十年级,小儿子七岁,从四岁起就在同乐学习中文。看到同乐的孩子能阅读金庸小说,她被深深震撼,也萌生了让自己的孩子体验阅读乐趣的朴素心愿。
在深入了解同乐后,她发现这里“有章有法,有实践,有成效”,这与她一直以来对教育的追求不谋而合。同乐创始人碧涛老师的稳健和专研精神,也让她倍感信赖。
乐于倾听,用爱与文化感染孩子
艺昕老师认为,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文老师,首先要“懂孩子”。她强调:“孩子的感悟力之强会让你吃惊,赞叹。所以要做好老师,你要 Listen to your child。”
她认为,教育不能只靠知识,更需要情感的联结。一个好的中文老师,必须对中国文化有 认同感和热爱,因为只有老师发自内心的热爱,才能真正感染和引导孩子。
在她的课堂上,教中文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游戏。她准备从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入手,比如用《小猫钓鱼》教“一心一意”和“三心二意”,把道理融入生活。
她计划在《开学第一讲》就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发明,让孩子们了解这是一个“伟大的、历史悠久、有深厚文化的国家”,从而激发他们对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豪感。
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”——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身份认同
作为一名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妈妈,艺昕老师深信“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”。她认为,教孩子学中文,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,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 身份认同,让他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拥有自己的“主心骨”。
她常常在家里和孩子们一起画国画、练毛笔字。因为她坚信:你喜欢的,你的孩子也会容易认同。只有当我们自己热爱并认可我们的文化,孩子们才能真正融入并引以为傲。
对艺昕老师来说,教中文的终极目标,是让孩子们爱上这门语言、爱上这片土地,并带着这份文化自信,走向更广阔的世界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