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海外华裔学中文,应该选择哪套教材?

同乐中文
Sep 09, 2025
家长成长中心

近年来,海外中文学校及中文学习资源层出不穷,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。作为一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(教过多套教材),我深知兴趣对于孩子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性,而选对教材则是开启兴趣大门的关键钥匙。

 

俗话说,众口难调,海外中文教学究竟选择哪本教材?这还要结合具体的受众情况,如孩子自身的中文水平、孩子是否有一定的时间学习中文、家长能否参与和引导、家长对孩子掌握中文程度的期待等等。

 

我们先来对比一下,目前海外华裔家庭主要选择的三种教材:

  1. 《马立平中文教材》:https://www.heritagechinese.com/website/page/browse/
  2. 《新双双中文教材》(第二版): https://www.shuangbookstore.com/
  3. 《同乐中文教材》:https://www.tonglec.org/zh-hans/tongle-originals

接下来从汉字、阅读、文化三个方面对比三种教材的不同:

一、汉字

 

马立平将课文、生字、抄写等组合到同一本教材里,对于孩子来说,能够比较简洁方便地整理自己的中文学习资料,且在复习生字的时候,可以快速回到当周学习的课文中寻找。且其详尽的中英对照解析,对于自身中文水平较低、基础较弱的孩子来说,有很大的帮助。但生字量较大,如图中一年级的生字几乎将第一课所出现的汉字都列出来,容易产生畏难心理。

海外华裔学中文,应该选择哪套教材?01.jpg

新双双和马立平有相似之处,都有国内教材编排的风范,新双双在三年级开始系统教授汉字声韵母、偏旁部首等汉语拼音、语法的基础知识,同样将课文、生字、抄写、习题等内容进行系统整合,以达到整体清晰明了的效果。但整个三年级的学习都需要与基础语法知识进行“博弈”,花费一学年的时间奠定基础,也许对于国内大量使用中文的自然语境来说很有必要,但海外家庭就要结合自身需求,考虑是否选择。

海外华裔学中文,应该选择哪套教材?02.jpg

同乐的汉字教材《字里藏意》恰如其名,通过展示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等汉字字形的图片,讲解汉字的字形演变、字源本义,帮助孩子识记汉字,切实理解汉字文化内涵的同时,也灵活拓展和丰富知识点,如人文地理、自然科学等。如讲解彩虹的“虹”时,就会顺便给孩子们讲虹是怎么产生的,虹和霓有什么区别。讲解“汉”的时候,就会讲汉的本意是汉水,然后也引申为天河。同时顺便联系到曹操的《观沧海》“星汉灿烂”。但其将上述两家的课后巩固复习的内容,精简后放到了每周的作业,这一定程度上要求孩子有良好的上课状态,能够紧跟课堂教学思路,才能顺利减少传统教学中要求完成大量作业所带来的压力。

海外华裔学中文,应该选择哪套教材?03.jpg

 

二、阅读

 

可以说,四、五年级成为了中文教学的关键阶段。

 

马立平的学生在完成四年级的学业后,便宣布“认字与阅读”阶段的正式结束。“课文+汉字”仍是这个时候的主要教学方式。而五年级的前四周教学内容则为拼音、输入法和字典,从教学思路上看,仍然是绕不开以字为核心的传统理念,脚踏实地地学字、写字,是这里一脉相承的固有学习方式。

海外华裔学中文,应该选择哪套教材?04.jpg

新双双的中文课从五年级宣布“结束”,第六册教材起进入如成语、历史、哲学故事等专题阅读文章。但令人惋惜的是,一方面,教材选取的多数都是中短篇文章,对于想要提升中文水平的孩子来说,这样的阅读量还远远不够;另一方面,孩子要上到六年级才能开始汲取不同类型文章带来的知识营养,似乎错失了低幼年级的黄金记忆时期。

海外华裔学中文,应该选择哪套教材?05.jpg

 

同乐中文的阅读优势在于抓住孩子自然高效的成长规律。起初我感到奇怪,为什么同乐每个年级都有好几本不同类型的教材,通过参与实际教学后发现,汉字、阅读、古诗词、短语、文化常识等等,都是交叉融合成为系统完整的一节课,通过对大量优质信息的消化,孩子能阅读中长篇文章也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,也就不需要大量的课后题目加重孩子的学业负担。也难怪有孩子上中高年级后,家长对其中文水平的突飞猛进感到诧异,想来是厚积薄发的道理。

 

三、文化

 

大多海外中文学校的教学内容,都融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。但或许是出于教学目标的不同,三家中文教材显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程度也有所不同。

 

同乐中文自创立起便提倡先文化,后汉字。其将国学内容(如评书,先秦经典,诗词等)贯穿于各年级,初级班近期还推出全新课程,能根据自身需求,选择以先秦经典或者诗词作为重点学习内容的班级;又有各级班的特色主题文化课程,如从初级、一级班的《文化短语》到中高级班的《三国/地理/历史/节日节气文化》等。不得不说,将这些极富哲理的语句贯穿在不同年级,是极具智慧的,我们现在能脱口而出的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,不正能归功于当时的勤学苦读?在懵懂中朗读、背诵,又在耳濡目染中牢记于心。

 

新双双同样认同将中国文化渗入语言学习中,其编制了9本文化专题教材,零基础、对文化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自行学习,这无疑是增加了教材使用的灵活性。从课堂教学来讲,新双双更注重单个年级的连接性,保证不同年级、不同阶段学习同样类型的知识点;而同乐则看重孩子5年、10年内的整体生命历程,因此选择在不同年级均覆盖文史哲科的广阔知识面,以期孩子能够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同时,使自身的价值观、文化素养等得到质的飞跃。

 

马立平则是将汉字作为要突破的首要关卡,这也是大多数海外中文教育的思路,以最基础的认字为先,解决部分家长的迫切需求。到了高年级,仍在不断巩固有关拼音、打字等基础知识,可见其对于孩子基本汉语语法知识是十分看重的。

 

四、对于海外华裔家庭来说,究竟选择哪家中文教材呢?

 

我个人更倾向于同乐中文的教材。有别于传统的大量课文注释、课后解析与习题的编排,同乐中文的教材一是注重于与课堂所教内容紧密结合,通过知识复现与拓展,帮助孩子充分利用教材回忆、串联知识点,二是引导孩子发挥学习的主动性,学会抓住在课堂上的一分一秒,使教材回归“辅助复习”而非“临时补课”的真正功能。

 

对于孩子来说,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,在早期或许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中文学习习惯,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语言学习与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或许能在这里得以齐头并进。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,通过对比发现,强调影响孩子整体价值观的同乐中文教材,或许并不适用于仅期待孩子能学几个汉字、开口说几句中文的家庭。

推荐阅读
文以载道:“悟”
        自明吾心即是“悟”。         历代已经有很多大德的精辟论述,我们简要摘录以图共学:         沩山灵佑禅师曰:“今人一念顿了自心,名之为悟。”         马祖道一禅师云:“不了时是迷,了时是悟。”         圭峰宗密把悟和禅结合起来:“一切众生本觉真性,亦名佛性,亦名心地,悟之名慧,修之名定,定慧通称禅那。”         明朝禅宗大德憨山大师:“若一念妄想顿歇,彻见自心,本来圆满,光明广大,清净本然,了无一物,名之曰悟。”         万鹿园结合儒家格物修持谈悟:“圣贤功夫,莫先格物,格物者,格吾心之物也,扫荡一切,独观吾心,格之又格,愈研愈精。到得顿悟本来则彻底明净,不为一切情景所转,如镜照形,镜无留形。”         岭南明儒卢冠岩先生对悟作了精辟的论述:“悟非意见想象,此心生机也。生机发动,则有自然之觉,唯澄心凝虑,生机潜通,是自然有的。……然后无思无不通。”         神秀和慧能的两首诗分别描述了悟前渐修和悟后的状态:         渐修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         悟后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佛性本清静,何处惹尘埃。”         最后,想说一下悟是一种真实状态的体证,而非语言的论述。禅宗之前的大德僧肇在《肇论疏》中云:“见解名悟,闻解名信。信解非真,悟发信谢,理数自然,如果熟自零。”
同乐中文 Jul 11, 2025
TongLeChine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