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乐中文:我们的中文课为什么不一样
重塑中文课堂,回归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
看过同乐课程的人都发现同乐中文的教材看起来和传统的《语文》课本大相径庭?同乐的课堂总是充满故事、图画, 难道中文课不就是应该教汉字、词组、造句和读课文吗?
其实,那种传统的“字-词-句”模式,并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,学起来不仅吃力,效率也低。今天,就让我们来聊聊,同乐中文的教材和课堂和其他海外中文课都有什么不一样,我们究竟是如何设计和运作的。
摒弃传统,以“图”为主导的启蒙教学
在低年级,我们打破了传统的中文课本模式,不再以“文字”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,而是以“图”为核心。传统的教学是用“字”来链接“声音”和“意思”,而我们则直接用图画!孩子看到图,就能自然联想到声音、理解其意思,再通过生动的小故事加深印象。这正是我们学习语言最自然的方式——想想我们小时候,在不识字之前就已经会听说,就是通过视觉景象将“声音”和“意思”连接在一起。
精心策划,让学习事半功倍
我们的课堂内容并非随意编排,而是经过精心筛选和考量:
与评书紧密相连:低年级的短语大多选自评书。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后,回家听评书时会惊喜地发现:“这个词,老师讲过!”这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们能轻松入门评书,增强学习的乐趣。
高频汉字优先:我们采用科学工具,从所教的短语和课文中统计出高频且不重复的汉字,结合难易程度进行搭配教学。
精选经典名句:我们只选取那些耳熟能详、与孩子生活经历相关的经典名句。在海外,孩子们的时间宝贵,我们把精力用在刀刃上,让学习更高效。
文章有趣有料:我们选取的文章注重趣味性、知识性和思想性,题材广泛,能牢牢抓住孩子的心。许多家长甚至表示,他们自己也爱读我们的课文。
有机整合,高效学习:到了中高年级,你会发现我们的文化、诗词和课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,内容相互渗透、融会贯通,让学习变得异常高效。
动态课堂,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
我们的课堂设计也独具匠心:同一类型的内容,我们通常只讲2-3分钟,然后立即切换到其他内容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孩子的新鲜感。因此,在我们的课堂上,你可能会看到孩子们一会儿听故事,一会儿看彩图,一会儿跟读短语,一会儿练习写字。
内容切换多样,动静交替,再搭配多媒体教学,使得课堂的知识密度非常高,孩子们始终兴致勃勃。他们的快乐并非源于不必要的赞扬或游戏刺激,而是因为学到新知识,满足了内在的求知欲,内有所得而产生的真正喜悦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