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全英文的五岁娃是怎样喜欢上中文的?
两年精心耕耘,一路感谢家长老师们的通力合作,孩子们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,还收获了许多欢声笑语和友情。我们开辟这个栏目,分享家长的经验和感言,小孩子学习的趣事,老师的观察与思考。让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内容越来越丰富而成熟。
Austin 7岁(一年级),
在同乐中文学习两年
Austin妈妈口述,清心老师整理:
碧涛老师上课的氛围特别好,给孩子一种归属感 ,孩子在上学时全讲英文,在碧涛老师这里都是中文。 碧涛老师是一个有包容心的老师,给孩子提供的环境也是轻松的、有多样化选择的。 除非孩子特别不守纪律,碧涛老师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。
回顾这两年,我们家小孩的进步还是很大的。 刚上幼儿班的时候,他上课的专注程度不足,我也在家里下了很多功夫帮助孩子。 开始读经的时候,经典对于孩子有些生涩,我就用唱歌的方法,把《道德经》用音符编成了不同的音调,教给孩子,或者用"你读A,我读B",这样一人读一句的方法。
也就是用了很多方法,花了很多时间来提高孩子的兴趣。这样下来,孩子从上50分钟课,到现在能上2个小时课。最开始担心孩子不能坚持2个小时的课,因为孩子喜欢上课画画, 到现在,孩子能坚持上2小时的课,上课也不会分心画画了。
孩子以前从不看《西游记》,现在开始看了。孩 子的专注力得到提高,最关键的是,他现在对中文还挺感兴趣的。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。 我想这也是碧涛老师创办同乐中文的初心,让孩子能对中国文化保持兴趣和好奇心,认同中国文化。
身份的认同感还是很重要,孩子身在美国,说他是美国人好像不合适,因为长着中国面孔,说他不是美国人,却又拿着美国的护照。 对于在海外长大的孩子来说,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,身份的认同感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,这也是我们选择同乐中文的原因。
对于我和他爸爸来讲,学中文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,比其他学习都重要。在中文学习里,经典又是最重要的,因为读了经典后,孩子的白话文没有任何问题,完全可以读。
还有一点, 碧涛老师的个性很好,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同乐中文,现在看来,选择也是对的 。 碧涛老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,而且有大爱。
我家孩子刚开始上中文课的时候,我挺疑惑的, 孩子3岁之前讲过中文,3-5岁都是接受全英文教育,中文忘得差不多了。 担心5岁多的孩子不能坚持50分钟的中文课。碧涛老师告诉我没问题,像是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。碧涛老师还把她上课的内容给我讲了一下,鼓励我尝试。 最后,我们选择了碧涛老师,再加上家里的努力,孩子进步很大。
我感觉孩子的班级氛围也很好,他们玩得很好,孩子乐意去上学,还能和好朋友一起玩。 我们家长之间的关系也不错,家长商量着一起聚聚,一切都挺好的。
有没有关于孩子学习中的有趣故事可以分享?
Austin妈妈
Austin在学校里学习了"自作自受",知道了成语的意思,有一天在家里整理东西,东西没有放好,自己一不小心摔了一跤,对我说:"这就是自作自受"。
后来,Austin的妹妹在旁边听哥哥复习成语的时候,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学了这个"自作自受"这个成语。有一次Austin的妹妹没有把垃圾放进垃圾桶,丢到地上,结果摔倒了,也跟我说:"妈妈,我这是自作自受"。
回想Austin两年来的进步,可谓"脱胎换骨"。 刚来上课的时候,孩子的交流基本是英文,一开始不能完全跟上老师思路,上课时会"漫不经心"地在画画,中文咬字不大清晰。 到了今天,孩子上课能认真指读,积极要求领读 ,而且据我多次观察发现,他现在读《中庸》是一个个字认读出来的,而不是纯粹靠熟悉了经典音频而指读。 孩子写字一笔一画,有板有眼。 这与Austin妈妈的笃定和努力是分不开的,在海外要学好中文,必需是老师、家长和学生的三方面紧密配合。
Austin确实很喜欢成语讲解部分。其实中国很多的成语是有哲理性的。例如"自作自受", 我们希望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认识这个成语,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知道,遇到问题要反求诸己。 在上面的例子中,我们能看到孩子结合成语准确找到问题根源。
从Austin兄妹身上,再次印证了" 小孩子可以在看似不专心的状态下,大脑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信息。 "既然是吸收信息,我们就给孩子最有营养,最高级的信息! 真心点赞这位母亲,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全方位的经典与文化浸润的环境,耐心陪伴孩子,犹如竹子默默无闻地扎根,根扎好了,自然枝繁叶茂。
排版 | 王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