🎓 同乐公益讲座回顾 | CMU学长Michael Li:如何高效规划高中与大学,赢在AI时代

近期,同乐中文成功举办了【名校学长指路】系列首场公益讲座。我们邀请了Michael Li。Michael作为从同乐走出去的“第一号学生”,以顶尖荣誉三年完成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业,如今已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智能信息系统领域的硕士生。本次,他重返“母校”,以学长的身份,进行了一场真诚而干货满满的分享。
一、目标一致,是规划的起点
Michael 提醒家长与学生:
“高中阶段的目标,是进入理想大学;大学阶段的目标,是为未来铺路。”
当家长与孩子目标一致,所有选择都更清晰。矛盾往往源于“想的不一样”。
二、成绩依然是基础竞争力
GPA 建议保持在 3.9 以上。
SAT/ACT:目标分数 SAT 1530+ / ACT 34+。
AP 考试:建议至少 8 门以上(与未来专业方向相关)。
Michael 说:“学习不是拼时长,而是拼规划。”
三、课外活动:重在“深度与持续”
“我高一的时候活动太多,后来才明白,大学更看重持续性与影响力。”
建议聚焦三类:
一项长期学术类活动(研究/竞赛/项目)
一项志愿或社会服务
一项体育或艺术项目
“持续三年做一件事,比做十件事更有说服力。”
四、文书写作:讲好自己的成长故事
Michael 分享了通用写作框架:
故事 → 反思 → 应用。
“招生官想看到的,不是完美的你,而是思考和成长的你。”
五、AI时代的新竞争力
“AI不会取代人,但会取代不会用AI的人。”
建议学生学会让AI成为学习助手,比如:
用AI练习写作或口语;
整理学习笔记与时间规划;
跟踪AI新趋势,提升学习效率。
六、家长的角色:支持 > 压力
“外部压力可能让孩子短期进步,但长远会磨掉兴趣。”
建议家长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内驱力上,而非单纯成绩。
🎓 Q&A 精选摘要
Q1:AP课程要选哪些?
与未来专业方向一致为佳,理工科建议多修 Physics、Chemistry、Calculus、CS。
Q2:IB 和 AP 哪个更有价值?
IB 对申请影响大,AP 更有助于大学学分转换。若有条件,AP成绩更具“加分”作用。
Q3:Research怎么开始?
“主动联系教授。” 先阅读教授论文,写出具体兴趣点,即使被拒也能积累经验。
也可以联系博士生做助研项目,或自己发起小型研究项目。
Q4:家长该如何参与?
提供情感支持与资源协助,而不是替孩子决策。让孩子在自主中成长。
📚 :
Michael 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成长曲线:
从同乐中文的小学员,到卡内基梅隆的理工科研究生,
他用“目标明确 + 持续努力 + 自主思考”的方法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。
【家长辅导中心】我们致力于为家长提供全方位支持,帮助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学习伙伴。想看更多学习陪伴, 双语家庭教育指导,欢迎提交您的问题。




